整治建设海岸带九大工程都是啥
高勇 本报记者 沈旭
今年作为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,市委、市政府高瞻远瞩,提出环境治理工作要从主城区、农村转向沿海,全力改善全市海洋生态环境、提升沿海对外开放形象、建设宜居文明美丽滨海锦州,把海岸线整治作为2016年全市专项整治活动之一。
科学规划让整治经得起历史检验
我市有124公里海岸线,如何将其打造成“水清、岸绿、滩净、湾美、物丰”的生态文明海岸带,科学规划必不可少,为此,市海洋与渔业局对全市海岸线存在的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。经过两个多月深入一线调查,结合县区上报材料,整理出海岸带问题清单,并以问题为导向,按照依法整治、标本兼治、治建结合、贵在长效、建立机制、落实责任的原则形成了《实施方案》初稿。初稿先后征求了省海洋与渔业厅、沿海县区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。市政府分管领导先后3次调度修改,并分别向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。1月10日,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原则通过。共经过7次修订。
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在制定方案时,相关部门考虑这次活动首先要在市委、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,形成以沿海县区党委政府为责任主体,相关部门协调配合,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。整治活动以法律为依据,以问题为导向,整治与建设并重,健全完善长效机制。同时,考虑目前我市海洋环境监测、海域动态监管、执法监察人员不足、力量薄弱等问题,立足建立长效机制,完善队伍结构,提高执法监察能力,制定相关规划,设立专项资金,加强和保障海岸带日常管理,巩固海岸带专项整治成果。
九大工程建设生态文明海岸带
此次海岸带专项整治设计了9项工程,其中5项整治工程,4项建设工程。通过这些工程,解决海岸带管理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,促进人海和谐,全力打造实力、法治、文明、生态、幸福锦州。
非法用海整治工程。针对在海域使用管理中存在无审批、无开发、无确权、无缴费的“四无”乱象,积极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,查处用海项目违规审批、未批先建、批而不建、工程进展缓慢、欠缴海域使用金和渔业资源补偿费等非法用海行为,进一步规范全市海域使用管理秩序。
海岸环境整治工程。专项整治岸线景观带,重点加强对滨海公路沿线违章建筑的拆除,海岸工程项目的清理,开展清洁海滩行动,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,治理“脏、乱、差”。
陆源污染整治工程。加强污染物排放管控,查处偷排、漏排、超标排放等非法排污行为,入海河流污染物总量控制达到国家有关地表水排放标准。
养殖秩序整治工程。整治养殖区建设混乱的问题,严格控制养殖规模,严格履行审批程序,整治养殖违规用海和违规用药的行为。
港口船只整治工程。排查易燃、易爆及有毒、危险物品,消除安全隐患,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。整治港口水域排放油类、废弃物的行为,规范渔船和游船停泊秩序,清理取缔“三无”渔船,安置渔民转产转业。
海洋生态建设工程。创建“一区一园”,完善“一配套”。积极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,申报大、小凌河口湿地国家级海洋公园项目,建设完善入海口防护堤坝和在线监测等基础设施工程。
滨海旅游休闲带建设工程。实施“一岛一带一乐园”修复和建设工程,申报大笔架山岛及天桥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,实施海岸带绿化美化工程,完成锦州白沙湾海岸综合整治与修复二期工程,加快推进大有龙海馨港海上湿地乐园的建设。
海洋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。积极推动“一个中心,两个渔港”项目建设。启动辽西水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,启动凌海市大有国家一级渔港建设项目,加快推进中心渔港竣工验收和渔港维修改造工作。
海岸带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工程。制定海岸带管理相关规划,加强海岸带监管队伍建设,提升全民管海、护海、爱海、亲海意识,设立海岸带整治与管理专项资金,建立长效机制,巩固专项整治活动成果。
通过开展海岸带专项整治“九大工程”,海洋管理更加规范有序,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趋于好转,海洋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推进,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意识逐步提高,监管能力明显提升,全面助推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。
|
|